侵华日军将领国分新七郎与臭名远扬的板垣征四郎多有交集,深得板垣征四郎的欣赏,并数次被板垣征四郎揽入麾下任职,其在担任第十八师团顾问长期间,曾与闻名抗日将领孙立人对决,被孙立人带领的新编第三十八师痛贬,打得该师团官兵满地找牙,从此开端惧怕我国驻印军,国分新七郎最终一个军职,是担任第四十六师团最终一任师团长,日本战胜屈服后,带领该师团在马来亚太平岛向英军缴械屈服。
国分新七郎出生于1894年11月9日,1916年5月26日结业于陆军士官校园第28期步卒科,与秋永力、池田纯久、鹈泽尚信、近藤新八、长勇、马奈木敬信、宫崎周一、森纠、一木清直、作间乔宜、重藤宪文等人同学,该期还有4名我国留学生,他们是何应钦、朱绍良、贺耀祖和谷正伦。
1920年12月7日,国分新七郎考入陆军大校园第35期,与栗林忠道、影佐祯昭、富永恭次、片村四八、田中新一、山田清一、川并密、那须弓雄、服部晓太郎、细川忠康等人同学,并于1923年11月29日结业。
国分新七郎前期阅历不详,1936年12月1日被调到我国东北,以步卒中佐军衔,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担任作战顾问,此刻司令官为植田谦吉,顾问长为板垣征四郎,板垣征四郎于1937年3月1日调任第五师团长后,又由东条英机继任顾问长,国分新七郎任内曾与植田谦吉、板垣征四郎和东条英机发生交集并辅佐之。
1937年11月1日,第五师团顾问长西村利温在指挥进攻太原作战中受伤,被调回日本疗伤,由该师团司令部作战顾问樱田武继任顾问长,国分新七郎被板垣征四郎急调到第五师团,顶替樱田武的作战顾问之职,辅佐板垣征四郎和樱田武指挥作战,国分新七郎就任一个多星期,太原城于11月9日被日军攻陷。
“太原会战”之后,第五师团进行战后休整,1938年1月被转隶西尾寿造的第二军作战序列,该军司令部设在济南,当第五师团从山东青岛登陆后,沿着胶济铁路沿线向临沂方向进攻。
为了打通津浦铁路,将华东占领区和华北占领区连成一片,由华中方面军和华北方面军组织了南北对攻作战,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坐镇徐州,指挥第五战区近三十万戎马,与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、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、荻洲立兵的第十三师团等部队进行对垒,交兵两边在临沂、滕县、台儿庄、蚌埠、临淮关等地进行交兵,史称“徐州会战”。
第五师团以步卒第21旅团为基干,别的再加上第9旅团步卒第11联队及其他军种,编组成立了“坂本支队”,由步卒第21旅团长坂本顺带领向临沂方向侵犯,临沂为鲁南重镇,距台儿庄仅90公里,李宗仁派庞炳勋的第全军团防卫,以阻挠“板垣师团”南下声援台儿庄邻近的“矶谷师团”。
庞炳勋所部原先隶归于西北军,在我国军队序列中归于杂牌部队,而且武器配备极端粗陋,但战士最明显的特点是喫苦擅战,面临日军飞机、大炮和战车的强势进攻,不畏强敌并进行了坚强地反抗,打退了“坂本支队”的数次进攻。
庞炳勋部究竟配备粗陋,难于长期与“坂本支队”对战,正在困难危机时间,张自忠带领第五十九军赶赴临沂声援, 庞炳勋部与张自忠部联手反击,抵挡倭寇于临沂城下,史称“临沂保卫战”,阻“板垣师团”于临沂区域,保证了“台儿庄会战”的成功。
1938年5月25日,板垣征四郎被调任陆军顾问本部附,并于6月3日出任陆军大臣,深得板垣征四郎欣赏的国分新七郎,于6月5日调回日本,出任陆军省高档副官,持续辅佐于板垣征四郎。
就在板垣征四郎离任陆军大臣前夕,国分新七郎于1939年8月1日被调到日本关东军,出任第十二师团第24旅团步卒第46联队长,任内阅历了上村清太郎和河滨正三两任师团长,其时该师团正驻屯在牡丹江区域,承当防护苏联的警备使命,究竟此刻正值“诺门坎战争”激战正酣之时,而国分新七郎常常带领步卒第46联队征伐当地的抗日配备。
1940年7月底,第十二师团被改编为三联队制师团,国分新七郎于8月1日被调回日本,出任陆军士官校园学生队队长,翌年9月11日又改任教授部长,任内阅历了山室宗武、土肥原贤二、筱冢义男和牛岛满等4任校长。
1942年6月2日,国分新七郎又被调到日本关东军,出任第1独立守备队司令官,其司令部设在吉林公主岭,下辖6个独立守备步卒大队和1个作业队,兵员总数为6481人,相当于1个独立混成旅团的规划。
1943年6月10日,国分新七郎被调到缅甸方面军,出任第十八师团顾问长,辅佐师团长田中新一,该师团下辖步卒第55联队、步卒第56联队和步卒第114联队及山炮兵第18联队等隶属军种部队,正驻屯在缅甸北部担任警备与作战使命。
1943年10月,盟军东南亚战区副统帅兼我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,拟定了一个反扑缅北的作战方案,代号为“人猿泰山”,旨在从头打通中印之间的交通运输线,担任主攻使命是我国驻印军的新一军,该军首任军长为郑洞国,下辖孙立人的新编第三十八师和廖耀湘的新编第二十二师,总兵力将近3.5万人,而且悉数配备了美式配备。
为了鼓动我国驻印军的士气和斗志,蒋介石与宋美龄在“开罗会议”之后,于1943年11月专程到印度兰姆伽基地,看望和慰劳行将出征的将士,为我国驻印军出征缅北壮行,而由郑洞国的新一军作战目标便是日军第十八师团。
1943年12月,我国驻印军打响了反扑缅北作战,通过“胡康河谷战争”、“孟拱河谷战争”和“密支那战争”等三场战争的冲击,臭名远扬的第十八师团简直被打残,从此对新一军是丧魂落魄,再也不敢小瞧我国军队的战力了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第十八师团从杭州湾登陆后,曾参加了进攻嘉善、南京、杭州等地的作战,但并没有进入南京城,更没有参加南京大屠杀,许多史料确定第十八师团曾参加了南京大屠杀,完全是罔顾现实的果断,而孙立人带领新编第三十八师与第十八师团在缅北作战时,也并没有命令枪杀第十八师团的俘虏,孙立人次后代天平曾就此风闻,专门问过孙立人及其部下,均承认没有此事。
1944年9月22日,田中久一与中永太郎进行了对调,由田中久一出任缅甸方面军顾问长,而中永太郎则出任第十八师团长,国分新七郎又持续辅佐中永太郎,并于10月中旬奉第三十全军司令官本多政材之命,以“山崎支队”挽救“八莫之围”,但是在跋涉半途就被我国驻印军围住,为了尽最大或许防止“山崎支队”被我国军队围歼,国分新七郎与中永太郎亲率第十八师团主力前往救援。
1944年10月26日,国分新七郎提升陆军中将,并于11月14日被调到日本南边军,顶替若松只一出任第四十六师团长,该师团是以第66独立步卒群为基干,于1943年5月在日本本乡编成的,下辖步卒第123联队、步卒第145联队、步卒第147联队及野炮兵第46联队等部队。
国分新七郎就任之时,第四十六师团现已被改编成海洋师团,裁撤掉了炮兵联队和步卒第145联队,正在马来亚的太平岛驻防,防护盟军施行登陆作战,隶归于板垣征四郎的第七方面军作战序列,而该方面军又隶归于日本南边军统辖。
1945年9月 12日,盟军东南亚战区在新加坡市政厅举办受降仪式,英国海军上将蒙巴顿作为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掌管了受降仪式,因为日军南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因病缺席,第七方面军司令官板垣征四郎作为寺内寿一的代表在屈服书上签字。
隶归于第七方面军作战序列的第四十六师团,奉命在太平岛向英军缴械屈服,详细屈服细节没有见诸于史猜中,而国分新七郎战后阅历也不详,死于1984年6月1日,其军旅生计中没取得任何等级的金鵄勋章。